首页

曰本鞭打

时间:2025-05-29 05:03:41 作者:东西方跨代际艺术展览《平凡众生》在纽约举行 浏览量:10476

  中新网重庆10月5日电 题:重庆“头雁”归乡筑梦 深耕乡村“甜蜜”事业

  作者 陈佳欣

  正值白玉蜜桃上市时节,李宏博上一刻还在镜头前热情洋溢地介绍其口感特点,下一刻便迎上了线下购买蜜桃和寻求合作的人们。尽管忙碌,他却甘之如饴。

  “长于农村的经历,让我对农村、对土地有种别样的情怀。”源于对土地的深厚情感,历经多个行业的李宏博最终决定回到家乡、回归土地,在重庆开州建设属于自己的农场,并选择脆甜爽口、错季上市的白玉蜜桃作为主打产品。

  在最开始种植的两年,身为种植新手的李宏博跌了不少跟头。然而在他看来,这是新人入行必须交的“学费”,能促使他不断总结复盘,同时也让他深刻地认识到系统学习的重要性。

  彼时,当地政府恰巧开设了农业技术培训班。因着急报名,没问清楚情况的李宏博,阴差阳错地进了教授柑橘种植的班级。“幸运的是,课上还有农业政策、品牌打造等内容,农场的‘精卓’二字便来自这堂课。”时至今日,系统学习的第一课仍让他记忆犹新,“课上还说,现在的市场不缺农产品,但好的农产品却稀缺。”

  为让乡村产业振兴之路走得更加稳健,来自当地政府的培育与扶持不止于此。开州区赵家街道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陈伯林介绍,对于此类乡村振兴人才,他们会在政策支持、基础设施建设、技术指导、市场拓展等多方面,进行全过程、全方位的帮扶与助力,持续实施农业生产“三品一标”提升行动。

 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,李宏博将“精耕细作,生态优先”作为农场经营理念,引进油桃、油蟠桃、黄桃等优良品种,坚持施用有机肥、生草栽培、种养循环结合等可持续发展举措,为农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竞争力,有力推动产品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,从而畅销全国各地。

  品种特性、市场需求、消费趋势……在重庆移动12582基地的“头雁”培育直播活动现场,李宏博就如何发展晚熟蜜桃经济侃侃而谈。为了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李宏博等乡村创业奋斗者的助力,重庆移动依托5G、物联网等信息技术,运用资源整合能力,为“头雁”引领的乡村特色产业提供从活动策划到直播支撑全流程服务,同时借助“陆海优品公共服务平台”品牌优势,帮助农产品拓宽渠道销售。

图为直播间隙,李宏博收获满满一筐白玉蜜桃。 陈佳欣 摄

  2023年,李宏博入选重庆市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“头雁”项目。在谈及该项目时,开州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韦文介绍,这就是把干得好、有潜力、能带动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选出来,送到优质高校进行中长期的定制化、体验式、孵化型培育,使“头雁”既能做大做强自身现有产业,又能发挥辐射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,促进当地产业提质增效,带动区域农民增收致富。

  如今,成为林果种植能手的李宏博,不仅聘用当地剩余劳动力,还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,带动1100多名村民进行果树种植,同时免费为周边地区3600多亩种植基地提供技术指导,助力村民们致富增收,促进当地林果产业蓬勃发展。

  李宏博的培育与成长是重庆着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生动缩影。截至目前,重庆已累计培育400名乡村产业振兴“头雁”,计划到2027年培育2000人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。(完)

【编辑:张燕玲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专访《企业强人》监制罗永贤:大胆的“新”与不变的“核”

昨日,巴黎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冠军郑思维宣布将退出国际赛场,下月在杭州进行的2024世界羽联年终总决赛或成他的国际赛场告别战。郑思维在个人微博中写道:“大家都知道,我如果继续奋战在一线,一定和家人是聚少离多……所以现在,我觉得是时候转移我的重心了,事业家庭生活得到平衡才是我的终极目标。”

(杭州亚运会)港澳台选手的亚运时刻:心心相融 携手让爱同行

下一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将聚焦720个粮食产能提升重点县,围绕粮食生产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,加快建设农业节水供水、高标准农田建设、种业振兴等9项支撑性重大工程,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。

请市民商户来“找茬” 优化营商环境成“新春第一会”关键词

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教授张向宏直言,目前中国公共数据、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普遍存在开发动力不足、利用活力不够的问题,导致大量数据沉淀在政府机构、国有企业和平台企业内,无法发挥其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。

贵州省长回应“女企业家讨债被捕”

银川8月2日电 (记者 李佩珊)记者2日从宁夏机场公司获悉,今年7月,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保障各类运输航班起降8095架次,旅客吞吐量109.2万人次,同比分别增长5.7%和15.0%,旅客吞吐量远超2019年同期水平。

今明两天海南岛有暴雨或大暴雨 台风“康妮”继续西行

2023年9月6日,为促进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交流与合作,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在香港中联办教科部、香港教育局、四川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成立。在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帮助下,香港港专学院等7所香港院校的学生到四川交流学习。而部分四川院校的学生在香港实习后,还获得了留在香港工作的机会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